李小加開腔回應併購倫交所

近日港交所(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再次成為財經界焦點,原因有很多,包括對一國兩制有先天缺陷的評論,以及再次回應收購倫交所的言論,指即使無法完成收購倫交所這一類「大步向前」的發展,仍然會維持「小步快跑」,完成港交所的三大戰略,他指最關鍵的是要維持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倫交所回應港交所併購建議時,對香港金融中心地位有保留,更看好上海市場。李小加會見記者指,特別回應有關批評,指他們早已看好上海及深圳市場的發展潛力,所以才會有現時的滬港通及深港通計劃。

優品360富臨市值近乎腰斬?

反送中運動到今日為止,市民對不同立場的商舖發起行動,不少商戶被罷食被「裝修」。譚仔三哥一張被嫁禍的海報,及其後的極速澄清,都顯示商戶確實注意到,現在被貼上撐藍標籤的後果可能比想像中還要嚴重。回看目前為止,兩大被罷食裝修的商舖,均受到毀滅性的傷害。 優品360 (2360),因被指與「福建幫」有關,雖然公司多次澄清,不過仍然成為被「裝修」的目標。公司最新的自願公告表示,截至10月13日,公司有59間商舖受到破壞。優品360雖然保險公司,正商討及處理相關賠償方案,但保險公司有可能拒絕賠償,或賠償額不足,公司需要承擔相關的經濟損失。

「約翰遜版脫歐」最具針議的地方

過去兩星期,國際經濟大形勢出現多翻逆轉,不少持續爭議已久的議題都有突破性進展。最近幾日必須提到的,便是英國脫歐。英國首相約翰遜在10月31日的脫歐限期前,終於取得屬於自己的脫歐協議,對比前任首相文翠珊,約翰遜今次協議最不同的地方,在於有關北愛的制度涵接。 脫歐後,英國將會退出歐盟關稅同盟,英國可以自行與其他國家達成貿易協議,達成的協議是否比脫歐前好,就要視乎英國自己的談判能力。一如首相約翰遜所講,今次英國能否「重奪控制權」,至少在關稅問題上,看似這樣,背後會付出多幾大的代價,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中美「首階段協議」傾咗乜?

上周五,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表示,「雙方(中美)達成了相當實質性的第一階段協議」。美股隨即應聲彈起,不過在各方公布的信息來看,不少人質疑所謂的「首階段協議」,有幾多實質性進展。不少媒體甚至指,特朗普受到各方壓力下,急需成績轉移視線維持民意,與之前強調需要完整協議的立場完全不同,《紐約時報》甚至形容「經濟痛楚似乎軟化了特朗普的鬥志」。 特朗普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會面期間,達成多方面共識,包括:

魯大師一日兩倍究竟炒啲乜?

近日的股票市場非常熾熱,基本上大家只要肯買都有很大機會贏錢,由9月底時,小編跟大家講過的百威亞太(1876),脅著3000億元的市值上市,上市後都錄得超過兩成升幅,勢頭非常強勁。另一隻蚊型新股魯大師(3601)10月10日上市,上市首日收報8.6元,較招股價2.7元有2.2倍的升幅,今日就跟大家分析一下背後大炒的原因。 不少股評人在魯大師上市勁炒後,都呼籲投資者要小心股份無以為繼,雖然去年錄得溢利8363萬元,但能否撐得起20億元的市值都是一個大問題。小編對這個看法有點不以為然,因為只要細看魯大師的招股結構,大炒是可以預期的事。

「港人港地」實證得個講字

有媒體引述政府官員指,香港政府考慮進一步限制對非永久居民銷售房屋,以緩解本地房地產市場的壓力。不過,只要對香港樓市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香港樓價高企與非永久居民入市沒有太大的關係,因為向來這批人佔香港樓市成交量只有約1%。 一如梁振英時代的「港人港地」政策,實質上對香港樓市的影響不會太大,報道指政府內部的研判也是同樣,因為他們都知道非永久居民在香港購買房屋的數字不會太大。但在現時的政治環境,限制非永久居民買樓,卻能夠緩和中港矛盾,特別是香港人對內地的不滿。 事實上,在現時的政治及經濟環境下,不少買家都開始對房地產市場投資出現猶豫。瑞銀於9月底推出的「全球房地產泡沫指數」,在最有可能出現房地產泡沫一項上排名,就由2018年的第1名跌至第3名,被慕尼黑及多倫多超越。 瑞銀解釋,雖然強勁的投資者需求及憂慮錯失資本增值機會的情緒,使樓價從2008年至2018年間倍升,但今年疲弱的經濟前景,的確冷卻了部分買家的入市意欲。雖然出現泡沫的可能性降低,但在瑞銀角度來看,香港仍然處於資產的泡沫期。 而且推出「港人港地」政策,是否真正能夠阻止非本地人購買樓宇一直存疑。因為梁振英年代就曾經推出過相關政策,在賣地條款中加入「只可出售給港人」的限制條款,規定即使是二手市場也只可轉售予香港人,以禁止非本地人炒賣樓宇。 作為計劃的核心,啟德發展區的兩塊地板,2012年底賣地時就加入相關條款,合共1.6公頃的住宅用地成為「港人港地」的代表。不過呎價沒有因此下降,反而於1.5萬至1.8元間開售,一房折實入場真高達492萬元。 價格比起同區單位不旦沒有任何折讓的時候,當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甚至要出來澄清,政策不是為壓抑樓價而做,政府亦不會為「港人港地」的賣地數目定下目標。而當時有媒體就發現,280宗成交中,出現30多宗是「一客多買」的情況,與當初市民原意的揭止炒賣不符,甚至被發現有買家是中聯辦的官員。 結果到2017年,梁振英時代最後一代的行政會議,發表在位5年間的「施政匯報」時,長達72頁的報告中對「港人港地」隻字不提,只換成「港人自住優先」,究竟林鄭月娥今次重提「港人港地」,又能否突破梁振英時代的困局,小編就相當有保留了。 申請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除了基本申請條件和費用外,想過奢華生活需要幾多資金?而平民一點又要準備多少?請留意今集內容! 短片連結: http://bit.ly/2Mk9TGZ

連升三日創新高反而無人買

之前百威亞太(1876)來港上市的時候,小編跟大家討論過既值博率及上市胎死腹中的原因。當時我們就講過,因百威亞太母公司集資全部用於還債,證明公司有資金壓力。本周一再次捲土重來,上市後全日錄得4.4%的升幅,以百威亞太的市值來說,已經是非常不錯的升幅。 百威亞太公布招股結果,雖然集資額幾近減半,以招股價27元計算,只有392億元。集資額減半,但公開發售僅錄得2.64倍超額認購,可以見到散戶對百威亞太重臨的興趣不大。

沽空機構轉了玩法?

小編昨日跟一名外資投行的印度主管聊起天來,他今年剛剛取得香港身份證,討論由現時香港政局,逐漸談到貿易戰、經濟,最後去到沽空機構上。主管很崇尚針對中資股的沽空機構,認為他們在做一些守護公義的事。沽空機構當初針對民企造假而造的沽空報告,或者有這一個意味,但過去兩年沽空機構氾濫,所做的報告水準都一波比一波低,甚至有財技化傾向。 於香港股票市場,最有名的沽空機構莫過於muddy water,一開始的報告每一份都有證有據,令不少中資民企陷入長期停牌,或者股價一去不復返,大跌幾乎是必然。 但過去兩年的沽空潮,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純料為名聲,針對一些藍籌股的中期報告做沽空。但試問一間市值隨時以千億計算的公司,又如何用一份業績或中期報告,可以全然理解公司的實際運作呢? 之前GMT沽空長和就是一個這樣的例子,指長和隱暪了577億元的債務,以換取廉價貸款。小編當時心想,超人就是超人,李嘉誠的名字本身就是保證,又何需要隱暪貸款數字呢? 第二類則的沽空機構,目標的確是透過質疑公司業務沽空獲利,但方法與10年前已經大相徑庭。由於沽空報告泛濫,所以沽空報告對股票的實際影響,通常只有10至20%的下跌,特別這些股票很多屬於中小型股,不少貨源都握於幕後人士手中。 所以做Fact Check的時候,沽空機構會去留意大股東的資金狀況,有沒有進行押股等情況。如有押股,一旦股價在沽空報告公布後急跌約兩成,隨時觸發原來散戶的恐慌性拋售,當股價再跌多一成至兩成時,就有可能到達押股貸款的臨界點,而大股東流動資金不足的情況下,既要接貨又要補倉,連借貸人都將股票拋售時,沽空機構的行動就正式完成,大勝。 所以現時要留意被沽空的股份,首先要留意的是大股東的資金情況,如果大家相信大股東的資金流動性,除非大股東自己容許本身有離場之意,否則基本上很快會回調,類似這樣的例子也是為數不少。 今集帶大家去雙子塔1公里範圍逛逛,看看為什麽外資大行都過來,土地供應如何?酒店房需求情況怎樣?有什麼特色滿足這班高消費外來人士?請留意今集內容! 短片連結:http://bit.ly/2kYIKzN

五龍電動車扮有料到 原來主席比人告破產

財技市場上,最近有一宗新聞成功吸引大量市場目光,五龍電動車(729)的再炒作與主席曹忠被李嘉誠基金會向提出破產呈請,讓李嘉誠與曹忠的關係再次被提到出來。 事源,五龍電動車(729)於上周五突然急升近四成,收報0.375元,成交額達666萬元,隨後公司宣布停牌。這種急升停牌的方式,令不少人都認為公司會有好消息公布。

唔知林鄭今次又會點樣反駁呢?

繼惠普於本月初下調香港評級後,另一投資評級機構穆迪宣布,將香港Aa2評級展望,由「穩定」降至「負面」,不過維持其Aa2長期發行人地位及高級無抵押發行人評級。穆迪解釋,因為即使政府撤回條例,但見到香港政府已經高度受中國政府影響,同時政府的政策執行力較穆迪評估更低,破壞了本港信貸的基本面,削弱了作為貿易及金融中心的吸引力。 穆迪亦都有提及,香港持續的示威活動,亦都令損害機構實力的風險上升。但同時,穆迪時維持信貸評級於Aa2,是反映本港擁有強勁的財政及外部緩衝,包括債務負擔低、財政儲備龐大、外匯儲備充足等,可以抵禦經濟衝擊及長遠負面震盪帶來的影響。

《土地收回條例》有咩問題?點解放寬股市就會大升?

今日午市之前,恒指突然急速抽升,小編隨即找遍所有金融資訊網站,都沒有什麼可以刺激大市突然飆升400點的消息。答案在午後公布,一張截圖時特首林鄭月娥將會再回應示威者訴求,但在金融界流傳的卻是另一回事,傳是林鄭月娥為解決土地問題,決定向地產商屈服,今日4點會舉行記者會,討論放寬《土地收回條例》。 在土地大辯論期間,《土地收回條例》應否廣泛使用,得到廣泛的討論。最主要反對的原因,還是《土地收回條例》中第3條「每當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須收回任何土地作公共用途時,行政長官可根據本條例命令收回該土地」。

第三隻W股為什麼有伏?

同股不同權推出之時,隨即吸引了小米及美團兩大內地科技公司來港上市,不過之後無以為繼,傳過多間機構打算來港上市,例如瑞幸咖啡,不過最後都選擇赴美上市。不過最近,終於有一間科技公司向港交所遞交同股不同權的申請,該公司就是曠視科技,不過其來港上市又引起一輪爭議。 曠視科技是一間2011年由3名30歲的大學生創立的智能科技公司,根據其申請文件,主要研發「計算機視覺算法」,簡單來說就是人臉識別功能企業。公司指自己於2018年,是中國最大的人臉識別企業,佔據了60%的市場份額,而在中國生產的ANDROID電話,又有70%採用曠視的人臉識別功能。 公司的主要股東是阿里巴巴及同系的螞蟻金服,兩者分別持有 2,058 萬和 2,165 萬股 B 類股份。公司於今年5月,已經完成第5輪融資,獲得7.5億美元資金。據悉,今次上市曠視科技打算再集資10億美元。 作為同股不同權公司,曠視本身處於虧損狀態是意料之內,單是2018年全年就蝕32億元人民幣,2019年數字更加跨張,單是上半年已經蝕超過52億元人民幣。

陳德霖總裁生涯最大的謎團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將於10月退休,最近在《匯思》,寫了一篇前言,回顧自己在金管局的工作。指自己只1991年5月開始到金鐘海富中心外匯基金管理局,走他的「金管之路」,除了當中兩年時間在特首辦工作外,職業生涯有大約三分二的時間,都是從事金融相關的工作,過去十年更有幸擔任金管局總裁。 陳德霖的生平,對比他的前任任志剛,無疑失色不少。當中最有趣味性的經歷,還是陳德霖出走金管局的一段往事… 1993年金管局成立的時候,陳德霖已經出任助理總裁,到1996年更加晉升成為副總裁,主管儲備管理及國際金融事務。當時被形容為前總裁任志剛的得力助手,特別是在很多重大決策中,陳德霖都是負責執行的人。

G20後的中美貿易戰事件簿

特首林鄭月娥說「很大的經濟海嘯已經出現」,影響比起沙士及雷曼危機都還要大,嘗試將經濟問題歸咎於示威者身上。無獨偶有,美國前財長薩默斯指,美國及全球經濟均處於10年以來最危險的時刻,矛頭直指美國牽頭引起的貿易紛爭。究竟自G20兩國元首於大阪的會談後,中美貿易戰發生了什麼呢?

香港經濟堪比沙士?孰真孰假?

修例風波持續兩個月,政府開始改變輿論戰策略,從當初指政府會寧聽市民意見,解決深層次矛盾。到昨日記者會上,指有些人不介意破壞香港經濟,因為這些人在社會毫無建樹(Did not mind destroying Hong Kong’s economy, they have no stake in the society)。那麼香港經濟現時面對著什麼樣的問題呢?是否真的如林鄭月娥所言,正面對比2003年沙士更嚴峻的環境? 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表明,過去兩個月的示威活動,讓香港經濟受到嚴重衝擊,「經濟海嘯」已經出現,認為現時的情況比沙士及金融風暴情況更加嚴峻。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亦指,會研究措施保就業、撐企業,讓企業更容易撐過現時的經濟困境。

中國有幾操縱匯率?美國有三大指標判斷匯率操縱國?

中美貿易戰再度升級,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一於Twitter批評中國操控匯率,指情況必須停止。同日,美國財政部宣布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環球時報》以至各個中方貨幣代表,均怒轟美國制裁無理,《環》社評更指決定是純粹「完全是一項政治決定」,究竟有幾不合理呢? 一般情況下,美國財政部每年只有兩次機會,將國家列為匯率操縱國。因為財政部只會於4月及10月,才會向國會提供《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報告》。報告主要是檢視,有沒有國家匯率政策對美國造成不公平。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今次財政部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本身就屬於脫離常規的行為。

雙方聲稱開戰原因竟然不同?

早一陣子,有朋友問小編,為什麼韓國突然停止與日本官方層面上交流?這句句子本身存在兩個錯誤,停止與日本進行官方交流的,只是韓國第二大城市斧山市。更重要的,停止交流不是「突然」,日韓貿易戰不知不覺已經醞釀一個月,升溫速度比想像中還要快。 封面的相片,就是最近一次兩國元首出席會議時拍下的,除了約7秒的握手外,雙方幾乎沒有進行過任何交流。原因就是因為雙方正處於一場小型貿白戰中,當然日韓貿易戰的影響力遠低於中美貿易戰,但兩國同時東亞舉足輕重的國家,雙方交惡對地區形勢始終有一定影響,今日就跟各位討論一下日韓貿易戰的背景。

安樂工程又做乜上新聞?

於7月12日上市的安樂工程(1977),在近期新股中可以說是搶盡風頭。不過搶風頭的原因,與招股反應及股價走勢甚至沒有直接關係。受到關注的原因,則主要因為其控股股東潘樂陶,作為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丈夫的身份。最近兩日,安樂工程再次被媒體狙擊,因為上市僅半個月竟然發盈警,連累股價翌日下挫11.9%。 在八號風球的7月31日,港股只有半日市,大部分人的焦點繼續落在政治紛爭上,留意股票新聞的人不多。安樂工程選擇在當日下午六時發盈警,本來就值得懷疑,是為了避開大眾目光而做的決定。

龍床盤按揭爆Quota所謂何事?

近日香港樓市最令人驚訝的新聞,莫過於佳源國際(2768)及陞域集團旗下的龍床盤屯門菁雋減價推銷,大減38%加推最細128呎的單位,售價為173萬元。又一次,好多人見到「價格」低,而無去留意「價值」的時候就衝入市,結果菁雋全城瘋搶,開售前收12000票,超額認購接近34倍。 有人會話,在香港生存,買到樓就等同「上車」,但是否所有樓都是一架好車呢?就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來到這裡,可能小編去講,大家覺得資歷不夠,甚至我搵湯文亮出來評價菁雋,大家都未必會聽。

為什麼G7財長這麼抗拒Libra?

最近國際新聞上,有一件事成功吸引比貿易戰還要更多的眼球,那個便是Facebook推出的加密貨幣Libra。雖然美國已經願意讓Libra發行,但為什麼在最近的G7會議上,財長們還是一致地反對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究竟什麼是Libra。Libra作為加密貨幣,雖然朱克伯格強調Libra有齊加密貨幣一齊條件,甚至有可能比Bitcon還要更穩定,但與其說他是加密貨幣,不如說他是一個交易系統,可能會更貼切。 Libra目標是成為全球通用的貨幣,推出後可以存放到一個叫Calibra的錢包中。當用戶使用Facebook、Whatsapp或旗下應用程式時,就可以用於支付其他用戶或商家,簡單的像發短信一樣。

擱置上市最大輸家不是百威 另有其人?

昨天跟大家討論過,百威亞太(1876)的上市計劃被擱置,與母公司所講的市場狀況不穩,基本上沒有太大關係。大家細想一下就知道,在什麼情況下會市好是不合適,難道要市差才上市嗎?今日小編就跟大家細數,百威亞太擱置上市計劃的三大輸家。 第三名:百威英博(Ab InBev) 首先,我們要知道,對於上市公司來說,不論是整體上市抑或分拆業務上市,從來都不是絕佳的選項。因為上市等同出售公司部分股權,原有股東賺的錢就要分予股東。所以對很多上市公司來說,上市從來不是集資的首選。因此當公司決定上市,撇除財技上的原因,基本上都有集資的急切性。

百威亞太傳傾唔掂數 上市計劃暫擱置

小編突然間成為「新股死神」,本周初跟大家討論過,百威亞太(1876)的值博率。突然間周五,百威亞太母公司AB InBev凌晨發通告表示,在目前這個階段,百威亞太的招股活動不會繼續,其中一個原因是現時市場狀況不適合公司上市。 另一邊廂,有外媒引述消息報導,指公司及承銷商就上市招股價的定偵有分歧,相信今次上市難以以理想價格定價,未來有可能以不一樣的價格或發售模式重新在港上市。

TVB關關難關 不是咁易過?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的風波持續,特首林鄭月娥堅持拒絕用撤回這個字眼,「暫緩」「壽終正寢」等等層出不窮。網民及示威者的反對浪潮,一浪接一浪,而且一浪比一浪更有創意,最近一波就去模仿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的恥與為伍系列,去攻擊在TVB登廣告的廣告商。 不少廣告商都發聲明,指會抽起廣告,或短時間內無計劃繼續在TVB落廣告。其中寶礦力就表明,因應社會情況,已於上周抽起在TVB的廣告,料過程需時約兩星期。 內地媒體引述《環球時報》表示,已從寶礦力日本總公司證實事件,日本總公司又強調這是分公司自主決定。與此同時,又引述TVB發言人回應指,寶礦力討好示威者抽起廣告,等同向暴力低頭,強調抽起廣告不會對TVB營運造成重大影響。

銀色債券第四批出燼 要認購嗎?

要說曾蔭權時期,政府最大的德政,莫過於推出通脹掛勾債券,即坊間所講的iBond,會去買iBond的人一年多過一年。但到了梁振英及林鄭月娥年代,iBond變成銀色債券,只限65歲或以上長者認購,而且不設二手市場,不過銀色債券近兩輪的息厘較iBond還要高,大家如果屋企有長者,無論如何,記得叫他們申請! 去年底,政府發行過第三批的銀色債券,市場反應極之熱烈,錄得超額認購一倍,對比之前兩批銀色債券的認購反應都還要好。主要原因,是因為第三批銀色債券定息3厘,如即使通脹數字最後少於3厘,買入的長者都可以有3厘的保證回報,以長者的低風險投資傾向來說,3厘回報可說是非常好。 3厘息率,對比很多長者都鍾情的港元定存利率都還要高,而且對比定期存款,銀色債券雖然沒有二手市場機制,但政府卻設有提早贖回機制,長者買入後可以隨時套現並完全取回本金,不會因為提早贖回而要付出更多成本。 有人就會問,但近期港元息率有上升的趨勢,會否影響銀色債券的吸引力?小編認為絕對不會,因為港元息率上升,既因為前幾日跟大家討論的百威亞太準備上市,銀行及證券行要預留資金做孖展,而且同時不少市民於中資銀行取消戶口,都對銀行資金流通量有影響。 反觀國際形勢,聯儲局主席於上月發言,已發明如果美國經濟持續,有可能會加快美國減息的步伐。事實上,到目前為止,市場預期美國7月減息的機會極大,屆時即使香港息率沒有跟隨,都不會有太大的上漲空間。 就這個背景而言,如果家中有65歲以上的長者,不妨可以認真商討一下,是否要於本周三(7月10日),去認購今期的銀色債券。始終銀色債券,對於很多極保守投資者及長者而言,都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沒有任何抵押品,純料由外匯儲備龐大的香港政府做支持,本身就是另類派錢! 更多有關Hea富資訊,請留意: http://bit.ly/32cafqf

百威亞太來港上市 N個問題應該點玩好?

近期香港的新股好消息特別多,由傳阿里巴巴有意來港作第二上市,到中煙香港(6055)上市後的大炒,周五百威亞太(1876)就宣布開始招股。百威亞太今次來港上市集資最多764.5億元,是近9年來集資額最龐大的新股,也使百威成為香港有史以來集資額第五高的上市公司。 過去幾年,大家見到來港上市,又高集資額的公司,絕大部分都有中資背景。但今次百威亞太上市卻是另一回事,作為全球最大啤酒生產商百威英博的亞太區業務,是近年少有沒有中國背景,但又選擇來港上市的大型企業。雖然政府堅持衝突影響投資氣氛,但似乎百威亞太堅持上市,就沒有突然這個憂慮了。 百威亞太今次上市,招股範圍介乎40元至47元,每手100股,入場費為4747.36元,集資額最高764.5元。如果一切順利的話,百威亞太將會於7月19日掛牌。

鄭若驊老公上市隨時滑鐵盧?

「反送中」運動全面遍地開心,不同的示威者用不同方法,在香港以至全球各地發聲,包括全球報紙頭版刊登廣告,希望G20會議元首會討論事件。反送中運動四方八面的放射出去,其中一場勝仗,就是令到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丈夫潘樂陶臨時取消自己的投資者推介會。 由潘樂陶擔任控股股東兼主席的安樂工程,原定6月27日召開投資者推介會,並於6月28日公開招股,集資4.2億元。安樂工程雖然取消投資者推介會,但6月28日開始的招股計劃沒有受到影響,不過以目前情況來看,安樂工程的招股反應不會太理想,因為公司被網民公開質疑,究竟有沒有集資需要。

驚咗虛擬銀行?滙豐中銀齊齊8月取消服務費

面對虛擬銀行的挑戰,香港銀行終於開始部署迎擊,滙豐銀行6月19日宣布,由8月1日開始,將會取消個人綜合理財戶口,及滙豐運籌理彤綜合戶口的低額結存服務費,同時取消多項月費、年費及櫃位交易費,成為全香港第一間提供免費基本銀行服務的銀行。 除了上述兩個戶口的服務費被取消外,包括港元結單儲蓄戶口、港元存摺儲蓄戶口、現金卡戶口、萬用戶口及大學生戶口等大部分帳戶的月費、年費都會被取消。滙豐新聞稿表示,預料以上政策可以讓超詔300萬名個人客戶受惠。

你不知道價值投資法的秘密

「股神」巴菲特的成名作,必然是所謂的「價值投資法」,坊間隨後有不少人研究巴菲特的投資法,希望可以獲得像巴菲特一樣的財富,但研究「價值投資法」的人看多,但卻到目前為止,都沒有第二個巴菲特,即使巴菲特的「徒弟們」都沒有幾多個能夠真正繼承「股神」的名稱。 「價值投資法」的重要,是要尋找公司真正的價值,比別人更早看到公司的潛在價值。而這有「證據」地尋找到價值,資訊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點,這也是為什麼巴菲特的模式無法複製的原因,細看巴菲特的投資,每年有超過兩成的增長,但當中卻包括大量增長極低的藍籌上市公司。

鄭少秋新劇上映 丁蟹效應重臨

「不要怕,只是技術性調整,不要怕」,這句對白大家都聽過,乃鄭少秋於《大時代》中飾演丁蟹的名句。有眼利的投資者之後開始留意到,但凡有鄭少秋的電視劇上映,股市不約而同會出現下跌,久而久之就有所謂的「丁蟹效應」。恒指周一大跌,除了說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錯外,也可以說是鄭少秋的錯,因為鄭少秋本周又有新劇《詭探前傳》在Viutv首播。 本來上周五,在美國上市的港股預托證卷大升,不少人在週末都表示,恒指將會進入大牛市。可惜好景不常,周日晚上,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平台表文表示,最快本周五重新向中國加稅。

環球經濟走勢不能忘記英國脫歐

現時很多香港投資者,都在關注恒指重上三萬點,紛紛表示牛市重臨,隨時再破頂。講到現時市場上最大的隱憂,應該要數中美貿易戰及英國脫歐,但前者連續幾次會議都傳出好消息,現時大部分投資者都認同,貿易戰有望在短期成功解決,焦點就落到英國脫歐上。 英國脫歐問題持續發酵,首相文翠珊的脫歐議案,已經三度在下議院被拒絕。現時脫歐限期在即,全球資本市場都在聚焦,英國政府最終會否於4月12日無任何協議下「硬脫歐」。匯豐最近率先表明,集團已經就英國脫歐作出充足準備,相信脫歐後仍然有能力應對客戶需求。

有冇人身邊朋友報了名最後?

現時在英國,每日因為網絡犯罪,而導致的損失金額,高達19萬英鎊。即使在我們身處的香港,每日都會見到不同的網絡騙案,由網絡戀情到虛擬貨幣樣樣有。過去幾年社交網站大行其道,很多假網站假資訊空群而出,Fyre Festival可以說是當中的表表者,這宗騙案的出現,可以是社交媒體的巨大副作用。 Fyre Festival,這個音樂節於2017年舉行,結束後至今已經引來兩大媒體,將事件製成紀錄片。Netflix記錄片更形容,Fyre Festival是「The Greatest Party that never happened」,嘲諷味道全都出來了。

全新的產業?要小心政府認證…

過去一年,美國不少州份開始實行大麻合法化,不時聽到很多產品都會與大麻有Crossover,例如可口可樂正研究,在飲品中加入大麻吸引消費者。如何經營及種植大麻,因而成為一種學問,人才需求應運而生,不少大學開始直接成立「大麻系」,以吸納及培養相關人才。 加拿大是第一個大麻完全合法化的國家,再加上美國都有10個州份出現娛用大麻產業人才短缺的問題。即使加拿大現時已有10幾間大學開設相關科目,但人才仍然供不應求,美國教育一直「走在前線」,現時美國北密芝根大學宣布,將會在本學期開設一門與大麻專業有關的學系。

什麼是債息倒掛?是否一定有危機?

這個星期的股票市場,個個都講債息倒掛,所以今日就同大家講一講,什麼是債息倒掛,以及會帶來什麼影響。而且從過去的往績來看,大家發現債息倒掛,除了預示經濟很可能會陷入衰機之外,還提供一個所謂的最後入市機會。 什麼是債息倒掛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債息的概念,債息就是不同年期的國債有不同息率,而將這批國債息率並列後,會得出一個長期及短期債息差距而形成的曲線形態。當經濟處於擴張的時候,這條曲線會向上,當經濟處於倒退的時候,這條曲線就會向下。

原來咁樣可以舒緩拖延成癮?…

曾經有經濟學者講過「人類的行為模式,多半較重視短期或即將發生的事物」,對於長期的事情,我們會比較容易沒有感覺,所以很多時一些沒有急切性的事情,人類慣常都會出現拖延。拖延是大部分人都要面對的問題,但卻沒有很多科學上的解決方法,更多是從一些小習慣,為自己帶來心理暗示或新動力,去解決或舒緩拖延問題。

拖延是會成癮的 三種拖延的原因

上星期講到會令你大家失敗的原因,其中有一點小編想再跟大家講講,就是很多人都有的拖延問題。有報導曾經寫過,「20%的成年人都是長期拖延症患者」。拖延是否一種病,還是未有定案,但拖延是可以改善的問題,首先需要知道自己拖延的原因是什麼。 每一個有拖延的問題,總會將自己搞得非常急燥,每天都在跑馬拉松一樣,隨時要犧牲睡眠時間,或者其他事情。「下次一定會準時」,這個概念在每個拖延的人身上,都有出現過。

哈佛研究:會令你失敗的原因

「英國研究」不知不覺間成為被恥笑的牌頭,背後的原因有好多,有媒體渲染的影響,又有大學及學術研究太盛的負面影響。不過有一些名校研究,還是值得大家留意。哈佛過去做了一個研究,解釋有什麼原因,會令你毫無疑問地變得失敗,大家可以留意自己身上有沒有這些特徵。

這個Youtuber不太易

做生意或者創業有一個大忌,就是覺得打算進軍的業務好容易。在這個世界,實在是沒有任何簡單的創業,即使是Hea創富,當中都涉及很多因素才會達成。近來,小編見到身邊好多朋友,都在講要做Youtuber,覺得Youtuber只要拍下片,搞下笑就可以賺錢,但事實是否這樣一回事呢? 所以,今日小編就去找了不少資料,講一講Youtuber的生態,讓大家知道,要做一個自給自足的Youtuber,實在不容易。

麥當勞洗碗派報紙 創業家的起步點與你一樣

每個人的際遇都不盡相同,很多人會選擇埋怨身邊環境,但其實很多成功人士,他們的第一份工,看起來都很普通。甚至對比你我的其他工作,都更普通。要知道,現時很多顯赫的有錢人,都是白手興家的人,做住跟你我一樣的工作。 1.     亞馬遜創辦人Jeff Bezos Jeff Bezos最近因為離婚新聞,而再次成為媒體的寵兒。但這位全球首富,也有過「零」的時間。Bezos現時更加有意發展太空計劃,預計最快明年可以將人類射上太空,但年輕的時候,他曾經在大部分人一樣,在麥當勞工作過。 他曾向公眾表示,第一個星期番工的時候,他曾把掛在牆上倒翻,令大量茄醬外流,結果搞到整棟牆都是茄醬,洗得好辛苦。但即使是麥當勞,Bezos仍然認為有可以學習的地方,包括責任感。

創業家們的金科玉律 (下)

前日,小編跟大家講起Thumbtack創辦人Jonathan Swanson的創業經驗,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覺得有點與別不同。即使背後的理念不同,但正如上文所指,如果每個創業家講的東西都差不多,那些千篇一律隨時是金科玉津,值得再細味。 1.     公司文化作用自我實踐 見過很多想創業的人,才剛想好公司名,產品都未完全Launch,已經在講公司文化。我認為公司文化不是這樣的一回事,不是單單討論辦公室應該如何,什麼人應該在此上班,或者公司有沒有什麼特別待遇。

香港創科死症的一個原因

上星期初講到,大灣區發展的重中之重,必然要提到整個大灣區的創科發展。香港作為「國際創科中心」的發展計劃,要數回2018年5月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講話。 當時媒體報導,有24名在港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曾就中國發展創科科技而去信習近平。習近平當時高度重視來高,並就此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心中心。國家科技部及財政部隨即作出反應,容許國家科研項目經費用於資助香港部分科研項目上。

大灣區終於有聲氣 究竟想搞乜?

今個星期個個都講「大灣區」,事關久聞樓梯響的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本周中央政府終於發表發展綱領,為未來15年大灣區的發展方向定調。坊間對規劃有讚有鬧,未來幾星期,Finsight都會從不同角度,同大家討論究竟發展綱領講的是所謂何事。 現時內地經濟新區的數目,其實用手指腳指都數不遠,借多個朋友的手指腳指都未數完。既然如此,為什麼粵港澳大灣區的存在還有特別意義呢?這些新區是有不同級別的,當中會設立中央級領導小組,並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任組新統領的新區就只有三個。

中國擬增購半導體 侵侵SAY NO

昨日跟各位講到美國第59次進入緊急狀態,美國總統特朗普於2月15日,在白宮玫瑰花園公布進入緊急狀態,以獲取資金興建羅墨西哥邊境圍牆之前。就再次向媒體講起,現時在中國進行談判的美國使節團,他形容這兩天進度「非常好」。 特朗普指,貿易戰會談進行順利,若然進展順利,他很可能會延長休戰談判期,以換取更多時間與中國達成協議。他亦預期自己在未來一段時間,會與中國主席習近平會面,以宣示兩國解決貿易戰的決心。

有邊個估到美國會咁樣進入緊急狀態?

有讀過凱恩斯的都知道,他理論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政府應該在經濟差的時候,擔當刺激經濟的推手。美國總統特朗普自上任以後,強調自己對國家的經濟貢獻,包括股市上漲、失業率保持低位、通漲率維持在可以接受的水平等等。 而特朗普競選時其中一項大型基建,就要數墨西哥邊境圍牆,剛上任的時候,特朗普甚至要求墨西哥需要為圍牆付款。但到今時今日,墨西哥付款這件事當然沒有出現過,反而特朗普因要取得興建圍牆的資金,向國會伸手拿錢。 當然,特朗普這個措施引起了民主黨強烈的不滿,在民主黨反對之下,政府去2018年聖誕開始停擺。雖然期間簽訂三星期的暫緩方案,但一直都未有就特朗普的政策取得進展。直至上周,參眾兩院同意通過一份包括13.75億美元的圍牆撥款。 但特朗普對此仍然感到不滿,周六宣布美國將會進入緊急狀態,也是美國歷來第59次進入緊急狀態。特朗普亦因此可以動用軍事資源,去興建墨西哥邊境畔牆。 特朗普今次決定,在小編角度而言真的有點可笑,可說是打開一個不能打開的方法。雖然特朗普這種方法,是堅信民主黨及其支持者都不支持這一種方法,但民主黨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就警告,特朗普現時濫用緊急狀態,民主黨將來入主白宮,面對一些共和黨必然反對的議題,民主黨總統亦可頒布緊急狀態。 佩洛西接受媒體訪問時就指「特朗普你想誚緊急狀態嗎?就講講這一天(2月14日)。」她指去年今日,佛羅里達州就發生過校園槍擊,造成17人死亡,佩洛西認為那一天也應該被頒布緊急狀態。「如果總統就自己製造出來的緊急事故頒布緊急狀態,以傳達他自己的幻想,那麼價值觀不同的總統,可以做到的事情就更多了」。

蘋果銷售慘淡的原因究竟是…

本來盛傳有望接近Tim Cook成為下一任蘋果教主的時裝女王Angela Ahrendts,最近宣布四月會離開蘋果。雖然蘋果沒有明言原因,但不少人認為與最近一代蘋果電話銷情慘淡有關,今日小編就嘗試分析蘋果XR XS出事的原因。 市場調查機構IDC公布的數字顯示,蘋果於2018年第四季的出貨量大跌19.9%,即使是全球電話的出貨量,蘋果電話都錄得相當跌幅,除了貿易戰的影響外,其他電話品牌來勢洶洶的攻擊,加上本身銷售策略失當,結果導致蘋果今日的局面。 蘋果電話價格年年上漲,升幅較以往更大,也是令到很多果迷卻步的原因。大家都知道,Angela Ahrendts因為成功令Burberry起死回生而聞名。同一套落在蘋果上,效果卻南轅北轍,小編認為關鍵在於本身智能電話市場的競爭不無關係。

Starbucks : 有信心保住中國龍頭地位

幾個月前,Finsight寫過內地瑞幸咖啡的異軍突起。其創辦人前神州優車集團COO錢治亞最近就表示,集團目標於2019年底,在中國開設超過4500間分別。如果計劃成功,將會取代Starbucks的中國市場的龍頭地位。但最近Starbucks管理層就開腔明言,認為瑞幸咖啡在2019年仍然無法超越Starbucks。 在中國的咖啡市場,正在上演一場大戰。全球最大咖啡連鎖店Starbucks,面對瑞幸咖啡的狙擊,亦都開始反擊。集團行政總裁KevinJohnson接受訪問時表示,Starbucks在過去一季,已經成功打入10個中國城市,而且每個城市的人口都比洛杉磯多。平均來說,Starbucks現時以每15小時開一間分店的速度擴張,目標靠著「先行者優勢」去開拓及確保市場優勢。

無佢無愛迪生?發明大王背後的男人

大概半年前,小編與大家分享了愛迪生的名言,他說人們的失敗,好大程度是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與成功有多麼接近。被譽為發明大王的愛迪生,經過二千次實驗成功發明電燈膽,但各位又是否知道,對比發明大王,愛迪生更加是一個併購大王,也是因為併購的成功,才令愛迪生獲得這個美譽。 事實上,回看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時間表,就會知道愛迪生絕不能自稱是發明電燈的人。1854年,美國的Heinrich Gobel使用碳化的竹絲,放在真空玻璃管中發電,已經可以連續發電400小時。不過Heinrich忘記為產品申請專利,到1874年又有加拿大電氣技師發明了電燈,今次他們有申請專利,不過由於沒有資金維持研究,所以最後於1875年,就將專利賣給了愛迪生。

沽空機構越沽越大難監管

先不論金融市場的各種操作,單單在股票市場之中,玩法已經很多。即使是機構投資者,各自投資方法幾千種。就如前國家主席鄧小平所講,不論黑貓定白貓,捉到貓的就是好貓。沽空機構便是其中一種比較特別的操作,沽空機構在香港也是近十幾年才開始興起,興起的原因乃在於當初有一批民企為上市集資,而存在造假的事件。 事過境遷,經過沽空機構多年的洗禮,現時內地上市公司來港上市時,都會做更多準備,避免被沽空機構乘虛而入血本無歸。更甚者,如果無法通過聯交所的調查,更可能要面對法例問題。

香港航空又陷財務問題?有無賺錢機會?

香港航空又再上新聞,澳門有間銀行入稟香港高等法院,追討香港航空2000萬美元的貸款本金及利息,即價值1.56億港元。外電報導指,這批貸款乃於去年初的時候,澳門國際銀行向香港航空母公司,進行2000萬美元的貸款。這批貸款於12月28日已經到期,但只還款25.88萬美元,僅僅成功支付利息。 香港航空母公司海航近日危危乎,董事局連翻出現人事變動,又屢屢傳出財困消息。公司早前更表示有信心履行其他財務承諾,但今次被入稟追討,似乎就再次打擊市場信心。

為什麼HMV數碼要40合1?

對於HMV數碼(8078),小編真的要說一句「老是常出現」,在最近HMV宣布自願清盤,而作為母公司的HMV數碼股價急跌,股份大量被拋售。最近,HMV數碼中國再有新動作,集團於1月25日宣布,會進行40合1的合股。今日小編就跟大家討論一下,什麼是合股,對股價或者HMV數碼中國來說代表什麼? 股份合併與股份拆細同樣是屬於股本操作的財技,而股份合併股,由於已發行股本數目減少,因此公司市值按比例會相應提高。

21年不吃不渴先買到樓又如何?香港一樣逆境自強

每年這個時候,國際顧問機構Demographia都會公布,全球城市樓價負擔能力的調查報告,一如己往,相信大家對香港繼續排首位,並不會感到太陌生。而今次最特別的地方,是結果更加打破了Demographia有紀錄以來,最高的紀錄。 香港繼續禪聯一哥位置,樓價佔家庭年入息中位數升至20.9倍,即是說,如果大家不吃不渴20年,都未有能力買到樓。小編認為最令人絕望的,不是香港禪聯幾多年,反而是這個數字每年都在增長。2017年僅為19.4倍,數字背後的意思,即使2018年你已經不吃不喝地工作儲錢買樓,到2018年的時候,樓價的升幅仍然比你儲錢速度快。 簡單點來說,就是你這一輩子都買不了樓。

投資外地樓的王道

筆者寫本欄的目的,是想以一個投資者身份,用客觀角度去分析海外物業的優劣,令讀者能夠有多一個選擇。老實說,香港有關外地物業的報道通常10單有9單半都是負面,這跟傳媒生態及市場現象有關,而且互相影響,先說幾個大原因。 第一,上好的物業不會老遠拿到外地銷售,正所謂肥水不流別人田,阿媽係女人的道理係人都明。第二,有關買外地樓賺錢的報道,網民讀者會認為是「鱔稿」而沒有觀看價值,所以傳媒亦會避免提供這方面的資訊,從而引伸第三點,市場上出奇地正面的報道,確實是「膳稿」,寫手都是代理,以外地樓投資顧問身份撰文。第四,香港人喜歡睇人倒楣笑人蠢,收視有保證,你睇掟錢落街單嘢就知。第五,香港沒有外地樓中介監管制度,拿垃圾樓來香港賣近乎沒有法律責任,有紀錄而又告得入的竟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即是證監會,有案例是中介公司老闆承認共10項〈違反保障投資者條例〉的第四條控罪,但他們只被判罰合共7.5元,另2.6萬元為調查費用,加埋只是10萬多啲,一單成交的佣金都唔使,近乎零阻嚇作用。 綜合以上5點,為何外地樓在香港還有咁大市場呢? 第一,香港樓市升了十幾年,形成一班「買樓教」信徒,認為只要「買樓」就會賺錢。第二,香港樓升到正常年輕人負擔不到的水平,香港人買樓無望,而且喜歡旅遊,例如泰國、日本等,以低門檻在當地置業作為投資或日後居所,聽落踏實又威水。第三,十個炒股九個輸,幾十萬本金者眾,但感覺穩陣的投資工具不多。第四,低門檻首期,高保證回報,有槓桿,在低息的經濟環境確是吸引。第五,電視節目、電台報章等傳媒的軟銷成效。 但事實是否一面倒,外地樓不值得投資呢?以任達華為例,他是娛樂圈出名的外地樓王,據報指其投資遍布紐約、倫敦、巴黎、新加坡、馬來西亞、上海、北京、成都、重慶、長沙等全球幾十個城市,接近30個住宅和商舖,但請留意,他買的都是一綫城市中的一綫地區,例如倫敦的Mayfair,紐約的曼克頓,北京的西二環,都在市中心(CBD)。他因拍戲關係到處去,因利成便,是經過長時間在當地考察,在低迷時間買入「最值得儲存的資產」。 他沒有去展銷會,沒有貪保證回報,沒有信未來CBD,沒有買第二個市中心,沒有將價就貨,沒有貪低門檻,沒諗過短炒低買高賣獲利,因此每個物業都幾年升一倍或者共升值十幾倍不等。這才是投資外地樓的王道,記得有同學問我︰「我得幾十萬又想投資外地樓,買乜好?」筆者答︰「留番起佢,唔好買。」 link : http://imoney.hket.com/article/2254946

投資何必一步登天?

肥媽番大灣區做宣傳,叫人食魚生,好好住。大灣區之所以難宣傳,在於中港兩地的法制及習慣完全不同,所以即使有大量可以投資項目,小編都不能說他們是投資機會,因為好多都屬於投資陷阱。大灣區房產投資,本來已經有無數個需要注意的地方,但說到鋪租投資,又有人中伏了。 媒體最近再報導大灣區的疑似投資陷阱,指約有30名港人求助,在買入商鋪後,沒有獲得根據租約所寫的租金。計及在內地的各類個案,有超過300名香港、澳門及內地人墮入相關陷入,涉及超過4億元人民幣的損失。 苦主於2014年以69萬元,在珠海香洲區海納城買入一個商業鋪位。當時可能是因為看好港珠澳大橋通車的發展機遇,而且最吸引的是,發展商承諾每年給予6至8%的高回報,因而與發展商的子公司簽訂20年租約。

同股不同權敗筆在於那裡?

香港同股不同權制度,實施差不多一年,我諗基本上大部分投資者,都對同股不同權這個制度敬而遠之。原因不在於同股不同權制度本身產生的問題,而是香港兩隻最大的同股不同權上市公司,表現及走勢都令人失望,小米股價甚至被腰斬,原因究竟何在? 最諷刺的是,小米創辦人雷軍上市前後,曾經多次發聲,力撐小米的股價前景,甚至跨下海口,說小米的估值等於騰訊再加蘋果,又說要為小米的投資者,帶來倍數的利潤。小米最終定價17元招股,一度出現三成的升幅,最近低見9.44元。

由共享單車風暴到共享單車墳場的緣源…

曾經,共享單車在中國掀起無數創業者的夢,曾經,共享單車標誌著全新的中國夢,但終歸曾經只是曾經。來到今時今日,曾經的新四大發明,到今日只餘下一個個單車墳場,當中的緣由值得大家深思。 如果要挑選共享單車一個重要的年份,毫無疑問是2017年。2017年不是共享單車創立的年份,卻是他們大幅倒閉的年份。單是2017年,中國就有6間共享單車公司結業,當中包括中國第一間共享單車公司「悟空單車」,也是2017年第一間打響頭炮宣布結業的共享單車公司。

韓國瑜提出開放高雄房產 值得買嗎

正當國家主席習近平跟台灣總統蔡英文就兩岸問題嘈過你死我活之際,那邊廂新科高雄市市場韓國瑜就繼續大打經濟牌。而對於高雄本身工商業不算發達來講,經濟要起動很大程度就要靠外資,而現在最大最有力的外資就要數中國市場了。韓國瑜上任後,已經提出多個主張,其中包括台灣政府應該開放陸資來高雄買房,透過刺激高雄房地產推動經濟。 小編最近一個星期,就收到好多問題,都是問如果高雄真的開放買賣的話,究竟是一個值得買入的機會呢?大家提出的原因都很有意思,令小編都沉思了一會,例如台北樓價極貴、韓國瑜未來會同大陸做更多生意、如果大陸資金都對高雄樓有興趣等等等等。

名創優品成功不在於抄無印良品 而是…

聖誕節後的今日,小編打算跟大家討論一個香港人又愛又恨的牌子,這個牌子個個都識,甚至個個都買過,但究竟有幾多人知道其成功原因呢? 今日小編就想跟各位討論名創優品,2014年創立的名創優品,在短短4年間,已經在全球超過70個國家,勁開超過2000間分店。今年9月再傳來好消息,集團宣布獲得10億元人民幣的戰略投資,更是由騰訊、高領資本等知名投資領頭。 究竟名創優品的成功原因在那裡?

隨時令Tesla資金鍊斷裂的一件事?

G20峰會舉行在即,全球都在期待峰會的進行,特別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會會面,試圖為貿易戰降溫。過去半年的上市公司業績證明,中美企業因為貿易戰受到極大影響,當中不乏一些知名巨企,例如Tesla。 雖然Tesla過去半年交出一份令人驚喜的業務,但中美貿易戰對Tesla似乎有不可幻滅的影響。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周二向媒體表示,Tesla10月在中國的汽車銷量按年出現70%下跌,反而公司在中美貿易戰中未能找到自己的新定位。

因管理不善而導致裁員的初創企業

周二出現一宗創投界的大消息,過去幾個月持續傳出管理不善的外賣平台Plum,再度傳出裁員。對比9月裁掉的約50名員工,今次再涉及約100名員工被炒。今次裁員之後,Plum只會留下一至兩名職員工,甚至連聯合創辦人張漢樑都無得留低,即使留低都未必「有糧出」。 Plum可以說是過去一年增長最大的外賣初創企業,開業不足一年,已經擁有10萬戶,600間合作餐廳,業務遍普全港14個地區,有接近70個取飯點,高峰期一日可以有接近一萬個訂單。 隨著集團的擴展,Plum同時已進軍新加地市場。張漢樑於9月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公司訂單數量於創業初期,錄得火箭式的增長,公司同時極速擴張,成立不足一年的Plum,員工數目高峰時超過200人。但到今年8,9月,火箭式增長突然停止,公司因而需要重組並削減預算。

創業家在轉變中往往有一種能力令他們致富

跟大多數創業家聊天的時候,小編總會最大限度地尋找他們的共通點,其中一個是面對改變時的反應。歌都有得唱「變幻原是永恒」,社會不停創新進步,人類的取態亦因周圍事物時有改變。在改變中,你看到的是危抑或機呢?危機危機,危裡總會有機。 幾乎小編見過的創業家,總會從改變中尋找機會,從危難中尋找機會。因為每個改變,當中必然創造出新的空間,新的藍海,對比要從紅海中競爭,只要找到適當的方法,總會創造出一條自己的路。  

堅持不是最重要,擇善固執才是最重要

經常在網上見到一張圖片,圖中主角一直在掘地洞,但卻在黃金前準備放棄。圖片的寓意是,有時你永遠不會知道距離成功有多近。這些圖經過多年流傳,被改成不同的圖片,有的可能是圖中沒有黃金,只見掘地洞者無止境漫無目的向前掘;有的可能等著掘洞人的不是黃金,而是垃圾。 這些圖片的出現,都曾經被很多網民所引用,因為網民以此訴說「堅持」未必有收獲,甚至會有反效果,單純浪費青春。 但從小編身邊所見,成功或者有潛力成功的人,他們堅持的反而是「態度」,未必是某一事件,不論是事業抑或愛情。  

你點估到Tesla咁快有現金淨流入…

美股又到業績期,好多公司的業績都符合市場預期,能夠突圍而出的不多。當中最吸引到市場目光的,應該要數Tesla的業績,甚至是大巴大巴摑落所有分析員的面上。 Tesla的第三季業績,如果只能用兩個字形容,一定是「亮麗」。第三季營業收入,按季倍增至68.2億美元,較市場預期的63.3億美元更高。更重要的是,集團再次成功扭虧為盈,錄得3.12億美元的純利,而去年同期則是錄得6.19億美元的虧損。 今次錄得3.12億美元的純利,是幾乎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因為在Elon Musk提出私有化的時候,有分析員甚至認為是Tesla想更隨心所欲地燒錢,而作出的決定。

股神又中!一早已經預言呢個間公司會破產

一雞死一雞鳴,從來是商業市場的硬道理,面對科技及潮流的轉變,如果企業未能夠從中找到自己的一條出路,最終始終難逃倒閉的命運。擁有超過152年歷史的美國老牌百貨公司Sears便是一例,上周一傳出公司面對1.34億美元的債務到期,母公司Sears Holdings已經委託M-lll Partners LLC申請破產文件。 其實Sears不是沒有尋找過自己的出路,不過用了14年時間證明,似乎當日的「出路」原來只是死路一條。2004年,對沖基金經營者Edward Lampert促成Kmart與Sears價值110億美元的合併交易,使Sears一躍成為美國第三大的零售商,當時門店數量超過3500家。

如果發債造人工島一定要玩 【奧雲】

新出爐的施政報告,最受關注一定是人工島,沒有之一。奧雲點睇人工島,遲些有機會再講,但人工島的確成功引起大家關注,走在街上見到搭車食飯,大家都在討論人工島,似乎林鄭確確實實拉起了「土地大辯論」。 奧雲是一個投資者,投資者都是著眼於眼前的機會,所以關注點反而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的一句,由於預算開支龐大,所以政府會考慮發債集資,減輕財政負擔,同時讓市民有穩定投資工具。 無錯,出現了,「iBond」用另一種形式出現了。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早已預言美股將大跌

2018年諾貝爾獎塵埃落定,最大的驚喜要數金正恩落選和平獎,而經濟學獎則落在William D. Nordhaus及Paul M. Romer身上,前者將氣候變遷整合到宏觀經濟而獲獎,後者則是將科技創新元素納入宏觀經濟而獲獎。 回看過去的經濟學得獎中,其中2013年的經濟學獎得主Robert Shiller,就是依靠CAPE這個股市估值模型獲獎。在美股出現有史以來最長的牛市,而恒指卻節節倒退的時候,這個估值模型就再次被不少投資者拿出討論。 CAPE全名為 Cyclically-Adjusted Price-Earnings Ratio,中文可稱為周期調整市盈率。與一般市盈率最大的分別,是CAPE通常以10年為一個周期去計算,因此同時被稱為10年期市盈率。

識醒未?人類總是重覆犯錯 – 又一個金融泡沫

在歷史潮流面前,總是會有一批來自舊世界的人反對著,有時候歷史會證明這批人是對的,有時候會證明他們全都看錯了。但一眾金融大咖不約而同地發聲聲討,情況實屬可見,可見比特幣的致富故事,是有值得大家商榷的地方。 而比特幣的狂潮,則令小編想起一宗被記入史冊的金融泡沫,有說更是歷史上第一宗金融泡沫,約在1637年在荷蘭發生的鬰金香泡沫。 鬰金香不是一種金融產品,但金融泡沫向來沒有規限於任何類型的產品之上,反而過程總有些類似。

如果用第一層樓的首期做其他投資…

去到奧雲這個年紀,不論是小同中同大同,出來食飯時最主要的話題,當然是幾時結婚。講到結婚就必然拉到買樓,身邊同年紀的朋友,有誰的日常生活不是「儲錢結婚買樓生仔」,幾乎鐵律一般生活模式。 別人有別人的選擇,奧雲不太想討論這個問題,但這個概念中,有一個理財上的問題奧雲認為值得大家特別注意。人生第一個100萬,是否一定要用來買樓呢?

華爾街之狼巴菲特比爾蓋茨都叫小心的投資陷阱

「Sell me this pen。」《華爾街之狼》的金句,幾乎每個人都有聽過,由里安納度飾演的貝爾福特(Jordan Belfort),出獄後一直從事各種教育工作。他的背景讓他對所有金融陷阱都暸如指掌,最近他加入了聲討比特幣的大家庭,他接受外媒訪問時認為,下一個會令投資者輸到乜都無都金融陷阱就是比特幣。 在評論金融陷阱時,小編相信貝爾福特比誰都有資格,將各種陷阱玩弄於鼓掌之中,繼而獲得「華爾街之狼」稱號的他,解釋比特幣本身不是一個騙局,但它現時的性質卻容易衍生各種騙局。

Klook的D輪融資後 創辦人坦言公司增速未夠快

要成為創業家,你不一定要孤注一擲,但一定要有熱誠。這份熱誠會促使你做出正確的決定,雖然Start-up在香港仍未非常流行,特別對比中美兩國,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香港很多有志成為創業家的人,已經透過不同方法踏出自己的一步,Klook的兩名創辦人也是如此。 Klook兩名創辦人王志豪及林照圍都是80後,前者在毛里威斯長大,促使兩人相遇的是投行的工作。兩人及後一起到尼泊爾去旅行,發現市面上沒有什麼旅遊預訂服務的公司。

月供股票計劃花多眼亂如何選擇?(奧雲)

上星期尾段講到,對於很多月入不高的在職人士而言,很多時礎於入場門檻過高,例如因沙中線事件急跌的港鐵(66),現時每手入場費也差不多要兩萬元。對於很多新鮮人或者在職人士來說,都不是一個容易的入場門檻,結果月供股票制度就應運而生。 香港股票市場制度,在交易所買賣股票需要以「手」為單位,綑綁式買入一定股數。因此一些「股價」高的股份,會選擇分拆降低入場門檻,否則一手買入價錢隨時需要數十甚至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