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係我 我會咁樣推動科創…(奧雲)

最近奧雲見到一篇幾得意的新聞,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出席活動致詞時表示,國家對香港未來的定位,除了是國際金融中心之外,亦會是科研及創新發展基地。 等陣,科研及創新基地不是深圳嗎?奧雲曾經睇過一個數據,說中國每6個大學畢業生就有一個去創業,而當中深圳又是最多初創集中的地方。突然之間,香港有什麼優勢及能力,去追過旁邊的深圳呢? 特別是回歸多年以來,大家都聽過好多乜乜港物物港,由數碼港到紅酒港到中藥港,到什麼六大產業,結果有那一樣成功突圍嗎?好似真的一樣都無,丫,還有一點必須指出,創新科技也是包括在六大產業中。

如果發債造人工島一定要玩 【奧雲】

新出爐的施政報告,最受關注一定是人工島,沒有之一。奧雲點睇人工島,遲些有機會再講,但人工島的確成功引起大家關注,走在街上見到搭車食飯,大家都在討論人工島,似乎林鄭確確實實拉起了「土地大辯論」。 奧雲是一個投資者,投資者都是著眼於眼前的機會,所以關注點反而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的一句,由於預算開支龐大,所以政府會考慮發債集資,減輕財政負擔,同時讓市民有穩定投資工具。 無錯,出現了,「iBond」用另一種形式出現了。

如果用第一層樓的首期做其他投資…

去到奧雲這個年紀,不論是小同中同大同,出來食飯時最主要的話題,當然是幾時結婚。講到結婚就必然拉到買樓,身邊同年紀的朋友,有誰的日常生活不是「儲錢結婚買樓生仔」,幾乎鐵律一般生活模式。 別人有別人的選擇,奧雲不太想討論這個問題,但這個概念中,有一個理財上的問題奧雲認為值得大家特別注意。人生第一個100萬,是否一定要用來買樓呢?

國家都要五年規劃 人生點可以無五年規劃 【奧雲】

中國的國策規劃,基本上都跟著各個《五年計劃》進行。一個國家需要五年規劃,人生又是否需要五年規劃呢?答案當然是「Yes」,但又有幾多人真正想過五年後的自己正在做什麼? 奧雲這篇文,是希望寫比每一個對現狀不滿的人看。如果你對現狀感到不滿,有沒有嘗試過用其他方法去解決問題呢?空想是沒有用的,很多人既對現況不滿,但卻又預期五年後自己的境況與現在差不多。人生只有一次,這樣的人生你滿意嗎?

叫你問銀行借錢買股票賺錢的邏輯謬誤 【奧雲】

網上經常見到好多廣告,話教你如何借錢買股票賺定息。老實講,買股票賺定息絕對有問題,但借錢來買卻不是坊間部分人所講的無本生利法。絕對是有成本,而且屬於高風險低回報的投資方法,與當初希望製造被動收入的原意相違背。 在這裡先由一個故事開始。 REIT透過投資市場融資,再從物業市場尋找機遇,並將獲利回饋投資者。 有一個家境相當好的朋友,她想讀Master,但工作月入不足兩萬元,要儲錢讀Master可以說是天荒夜談,父母也想她靠自己腦筋想法子。她就用銀行定期的息率,問父母借了200萬元,再去買一隻REITS,結果「自力更生」地的賺到了學費。

Slash搵Jobssss一定要有高要求 (奧雲)

近兩日跟朋友講起Slash搵job難的問題,奧雲自己作為一個Slash,就想分享一下對搵Job的看法。 做Slash其實好難,因為斜號青年你接超過一個工種的Job時,意味你需要有比一項更多的技能。否則接來接去都是同類型的Job時,很容易會被經濟週期所淹沒。 Slash最重要能夠擁有多個技能及分配時間的能力。 奧雲認為,一個能夠長期維持生計的Slash,第一是不能太倚靠單一收入。因為你想想,作為公司管理人,如果公司經營出現問題要節流,第一個被節去的開支一定是你。炒一個Freelancer還是炒一個日日見的全職員工,答案是顯而易見。

買年金真係傻豬豬 (奧雲)

過去幾個月,好多人跟奧雲傾計時,都會問起對公共年金計劃的看法。  解釋之前,先講奧雲的答案,不論是公共抑或私營年金,從任何一個角度而言,都不是一個理想的投資工具。  年金計劃,首先你要拿出一筆資金,然後政府再每月出糧給你。由於定金不能取回,所以除非你有80歲壽命,否則你的「長糧」,將比不上你的本金,成為蝕本投資。所以第一個點,購買年金計劃,政府說是對沖長壽風險,奧雲卻認為是一宗對賭,跟政府賭你有幾長命。

月供股票計劃花多眼亂如何選擇?(奧雲)

上星期尾段講到,對於很多月入不高的在職人士而言,很多時礎於入場門檻過高,例如因沙中線事件急跌的港鐵(66),現時每手入場費也差不多要兩萬元。對於很多新鮮人或者在職人士來說,都不是一個容易的入場門檻,結果月供股票制度就應運而生。 香港股票市場制度,在交易所買賣股票需要以「手」為單位,綑綁式買入一定股數。因此一些「股價」高的股份,會選擇分拆降低入場門檻,否則一手買入價錢隨時需要數十甚至百萬元。

死慳死抵買匯豐 廿年後年收60萬息 (奧雲)

媒體報導,一名地盤工人周伯過去二十年,不斷儲錢買入大苯象匯豐控股,不論是節省下來的日常開支,抑或每年分派的股息,都重新投入到匯豐身上。結果二十多年來,周伯持有的匯豐總值已經過千萬元,以去年總派息每股4元計算,周伯每年收息超過60萬元。 「被動式收入」、「非工資收入」,這些概念近年散怖在網絡每一個角落。無他,像周伯這種每年收超過60萬元息的退休生活,然後擺脫生活的束縛,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論回到職場、創業、環遊世界,率性而行,相信是香港人夢寐以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