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國策規劃,基本上都跟著各個《五年計劃》進行。一個國家需要五年規劃,人生又是否需要五年規劃呢?答案當然是「Yes」,但又有幾多人真正想過五年後的自己正在做什麼?

 奧雲這篇文,是希望寫比每一個對現狀不滿的人看。如果你對現狀感到不滿,有沒有嘗試過用其他方法去解決問題呢?空想是沒有用的,很多人既對現況不滿,但卻又預期五年後自己的境況與現在差不多。人生只有一次,這樣的人生你滿意嗎?

 奧雲平常工作的時候,接觸很多「老闆」級的人,都是果個界別的翹楚,問起這些人的經歷時,或者二十年太遠,但對於未來五年後的自己,會在做什麼,基本上也是完整地給出一個答案。

講起Steve Jobs,很多人說是科技跟不上他的腦袋。

這個答案與我們這些「普通人」講五年後的自己,是更加無比地「落地」。至少奧雲說出五年後的自己,當中有不少屬於「幻想」及「想像」。但與老闆級的人傾計時,卻發現他們的五年計劃,基本上是一環扣一環,即使五年後的境況,與今日相距甚遠,但這個差距是有充足的邏輯及理據去支持。

 香港首富李嘉誠可以說是當中的表表者,在不少的訪問或者身邊的人透露,誠哥獨自一個下來的時候,90%的時間,基本上都是保持危機感,不停在想五年後、十年後、二十年後的世界會如何,他們以至整個企業,可以如何在不同的變化中生存。

這個境況在科研界就更加突出了,不論是Steve Job抑或Bill Gate,當他們推出新產品的時候,公司同時已經在研究五年後、十年後的產品。所以可以見到蘋果收購的企業,很多都不會立即應用在下一代產品之中,更多會在十年後甚至二十年後的產品出現。

 因為企業存在的本質,就是要解決社會問題,現時的社會問題已經有很多企業去解決,要早著先機,就唯有去預測未來有什麼社會問題,或者企業可以如何去生存。

 一間隨時由幾百人組成的企業,都會說五年計劃的時候,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如果真的有心去解決自己的問題。除了現時的問題外,就更應預測自己未來會如何,預先去準備,才能令自己從現時的困境中走出來。

 奧雲的社交網站《財金奧雲》: fb.me/financeowen
打打下工突然入咗金融圈嘅90後,「If you can’t beat them, join th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