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星期,小編都用不同角度,去分析HMV事件。最近見到《香港01》一篇報導,訪問CD Warehouse,了解一下CD市場的生態情況。當中一句,雖然銷量大不如前,但整體市場還是健康,有生存空間的,就對小編來一個當頭棒喝。

 

CD Warehouse在香港擁有12間分店,由其負責人說出有足夠的生存空間,無疑是有說服力的。而那邊廂又嘗試「誠品化」,引入各個品牌副產品,以大型店鋪作招徠,宣布清盤後,不少網民都在網上直言自己喜歡行HMV

假設網民說的都是真,那麼HMV本來就有一定人流量,即使旺丁不旺財,從商的角度而言,對於蕭定一這種有規模的上市公司來說,是有涯下去的動機。何況當初蕭定一買HMV的時候,就知道公司蝕緊錢,要併入自己的影視帝國,隨時要涯三五七年。

 

上兩星期,小編寫過一篇文講HMV母公司HMV數碼中國(8078),在被入稟清盤時,連續斥資12日去回購股份,動用了約490萬元資金。而業主們入稟追討的欠租就只有485萬元,即HMV數碼中國在進行一個表態「我寧願拎錢去回購,都不會拎錢去找數」,也難怪業主們齊齊發起追討的。

事實上,HMV又不是沒有錢,回看公司2018630日公布的全年業績,當中指出公司在630日持有1.26億元現金。先不要說什麼回購或交租二揀一,本來就有足夠能力同時解決兩個問題。

 

當然不得不提的一個問題是,HMV同時有6億元的債務。但對比之下,如果HMV數碼中國願意拿500萬元出來,其實就可以解決清盤問題,拖延被入稟清盤引致的斬倉行動,從管理角度而言無疑是最有利的決定。

 

這也是為什麼小編認為HMV清盤有奇怪的原因,被清盤那幾日,港交所結算系統顯示斬倉斬得最勁的證券行乃來自金利豐證券。無獨有倫,金利豐證券過去一年股價大跌七成,雖然理論上兩者沒有實際關係,但兩者似乎都反映內地收水收得比想像中勁,未來似乎香港經濟很容易會有一輪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