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bes會定期公布排行榜,最近公布的Youtuber收入排行榜引起大家注意,因為排名首名的KOL不是誰,而是一個只有7歲的Ryan。來自美國的Ryan,憑籍拍攝玩具開箱片成名,過去一年共賺2200萬美元,即約1.7億港元。不過Ryan之所以成功,與美國的文化及背景有分不開的關係,小編認為在香港是難以改變。

 

Ryan 3歲開始睇youtube的時候,見到玩具開箱片,就問媽媽為什麼他沒有自己的頻道。才啟發了媽媽為Ryan拍片,才走上這條KOL之路。Ryan由五歲開始拍開箱片,點評各種玩具及小孩食品,兩年間累計點撃率已經超過260億次,訂閱人數都超過1730萬人。

 

過去一年賺的2200萬美元中,只有100萬美元來自贊助商,其餘絕大部分均來自影片播放前的廣告收入。

 

由於訂閱人數極多,成為玩具界一股不能忽視的力量,Walmart今年決定與Ryan合作,推出「Ryan’s World」獨家品牌玩具及服裝,並拍輯一輯與爸爸遊走超市的影片,三個月內已經錄得過千萬的閱覽數。

 

消息傳出後,很多香港媒體都有報導這宗新聞,特別是Youtube的創富能力,足以令一個7歲小孩年賺過億元,但小編就猶豫,RyanBusiness Model是否真的能夠套用在香港上呢?

 

即使放眼全球,香港都是一個獨特的市場,但作為Youtuber,能夠成功跳出香港的人為數不多。但單在香港市場,人口就只有約700萬人,即使所有香港人都成為Ryan的粉絲,都只有700人,而且當中真正是RyanTargeting customer就少之有少。

 

退一步的情況,就如同香港很多初創,都不能單單複製外國模式,因為整個歐美國家體系大部分人都懂得英語,所以潛在市場極大。但相對而言,香港文化與內地有一定差異,較接近的台灣及馬來西亞,懂得廣東話的人又不算多,所以去到境外市場都要一定「本土化」。

 

因此,與其經常羨慕Ryan的搵錢模式,不如嘗試尋找一套可以應用在大部分華人社會都可以用到的模式,才是上策。

小編有話兒:

 

不一定要做Ryan,等如不一定要做李嘉誠,但從他們身上總會有值得學習的地方,然後加以改良,總會找到出路。始終三人行必有我師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