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表示,「雙方(中美)達成了相當實質性的第一階段協議」。美股隨即應聲彈起,不過在各方公布的信息來看,不少人質疑所謂的「首階段協議」,有幾多實質性進展。不少媒體甚至指,特朗普受到各方壓力下,急需成績轉移視線維持民意,與之前強調需要完整協議的立場完全不同,《紐約時報》甚至形容「經濟痛楚似乎軟化了特朗普的鬥志」。
特朗普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會面期間,達成多方面共識,包括:
中方同意採購400至500億美元美國農產品
中方承諾最大程度開放金融服務業
中國保證外匯市場透明及不干預人民幣匯率
技術轉讓談判,將會很快取得進展
美方則會暫緩原定10月15日加徵的關稅
美方會重新檢定中國公司黑名單
美方重申不會驅逐中國留學生出境
美方會檢視對中國有關匯率操縱國的指控
雙方今次可說是抱住極大誠意來到談判桌上,在劉鶴出使美國之前,《新華社》就引述他所指「中方此次抱著極大的誠意而來,願意與美方就貿易平衡、市場准入、投資者保護等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認真交流,推動磋商取得積極進展」。特朗普在白官會見中國談判團隊時,都承認「中國人民一定為你們的團隊感到非常自豪,他們不妥協、強硬、聰明,談出了一份很捧的協議」。
不過,一如華爾街經濟師的看法,小編怎樣看,都認為今次協議沒有太多特朗普口中的「實質性」。更多都是一些門面功夫,例如匯率操縱問題上,國際間對美方把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沒有太大反應。
又例如中方同意採購400億至500億美元的農產品,特朗普更笑言向美國農民建議「馬上去購買更多農田及更大型的卡車吧」。然而,事實上中方過去一個月一直加大採購美國農產品,截至10月3日的一周,美國向中國淨出口大豆118萬噸,豬肉出口則大幅增加至14.22萬噸,創下單周最高紀錄。小編之前都討論過,現時內地豬肉受到非洲豬瘟的影響,出現毀滅性的打擊,增購豬肉本來就是中方希望做到的事。
有關金融服務業及技術轉移的問題,就更加沒有任何深入討論,只是中方單方面的承諾。雖然美國財政部長努欽在記者會上表示,中美雙方就金融服務業有「一個差不多完全的金融市場開放協議」,但具體內容完全沒有透露。技術轉移雖然會是中美談判第一階段協議的一部分,但第二階段還會有更深入的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