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隻W股為什麼有伏?
同股不同權推出之時,隨即吸引了小米及美團兩大內地科技公司來港上市,不過之後無以為繼,傳過多間機構打算來港上市,例如瑞幸咖啡,不過最後都選擇赴美上市。不過最近,終於有一間科技公司向港交所遞交同股不同權的申請,該公司就是曠視科技,不過其來港上市又引起一輪爭議。 曠視科技是一間2011年由3名30歲的大學生創立的智能科技公司,根據其申請文件,主要研發「計算機視覺算法」,簡單來說就是人臉識別功能企業。公司指自己於2018年,是中國最大的人臉識別企業,佔據了60%的市場份額,而在中國生產的ANDROID電話,又有70%採用曠視的人臉識別功能。 公司的主要股東是阿里巴巴及同系的螞蟻金服,兩者分別持有 2,058 萬和 2,165 萬股 B 類股份。公司於今年5月,已經完成第5輪融資,獲得7.5億美元資金。據悉,今次上市曠視科技打算再集資10億美元。 作為同股不同權公司,曠視本身處於虧損狀態是意料之內,單是2018年全年就蝕32億元人民幣,2019年數字更加跨張,單是上半年已經蝕超過52億元人民幣。
香港經濟堪比沙士?孰真孰假?
修例風波持續兩個月,政府開始改變輿論戰策略,從當初指政府會寧聽市民意見,解決深層次矛盾。到昨日記者會上,指有些人不介意破壞香港經濟,因為這些人在社會毫無建樹(Did not mind destroying Hong Kong’s economy, they have no stake in the society)。那麼香港經濟現時面對著什麼樣的問題呢?是否真的如林鄭月娥所言,正面對比2003年沙士更嚴峻的環境? 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表明,過去兩個月的示威活動,讓香港經濟受到嚴重衝擊,「經濟海嘯」已經出現,認為現時的情況比沙士及金融風暴情況更加嚴峻。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亦指,會研究措施保就業、撐企業,讓企業更容易撐過現時的經濟困境。
總商會有幾把炮先可以牽一髮動全身?
香港總商會在元朗無差別的暴力事件後,終於發聲。聲明要求政府回應民眾訴求,在社會引起極大的回響。建制四大商會之中,在總商會發聲後,不少商人都以個人身份表態,其中最多人提及的就是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究竟香港總商會聲明說了什麼,為什麼總商會能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呢? 香港總商會發表的聲明,譴責周日於元朗發生的暴力事件,認為政府解決《逃犯條例》爭議不果,再加上停滯不前的現狀,令公眾覺得訴求遭到漠視,激起民怨。總商會因此認為,要恢復社會安寧,建議採取四項基本措施。 包括促請政府立即擴大不同層面的公眾諮詢,在政策制定過程中,包容公眾意見;應正式撤回逃犯條例,同時社會應確保未來遊行活動可以和平進行;向修例事件上,表現不稱職的官員問責;政府同時需要立刻成立調查委員會,獨立審視過去一連串的事件,及令到事態升級的原因。
銀色債券第四批出燼 要認購嗎?
要說曾蔭權時期,政府最大的德政,莫過於推出通脹掛勾債券,即坊間所講的iBond,會去買iBond的人一年多過一年。但到了梁振英及林鄭月娥年代,iBond變成銀色債券,只限65歲或以上長者認購,而且不設二手市場,不過銀色債券近兩輪的息厘較iBond還要高,大家如果屋企有長者,無論如何,記得叫他們申請! 去年底,政府發行過第三批的銀色債券,市場反應極之熱烈,錄得超額認購一倍,對比之前兩批銀色債券的認購反應都還要好。主要原因,是因為第三批銀色債券定息3厘,如即使通脹數字最後少於3厘,買入的長者都可以有3厘的保證回報,以長者的低風險投資傾向來說,3厘回報可說是非常好。 3厘息率,對比很多長者都鍾情的港元定存利率都還要高,而且對比定期存款,銀色債券雖然沒有二手市場機制,但政府卻設有提早贖回機制,長者買入後可以隨時套現並完全取回本金,不會因為提早贖回而要付出更多成本。 有人就會問,但近期港元息率有上升的趨勢,會否影響銀色債券的吸引力?小編認為絕對不會,因為港元息率上升,既因為前幾日跟大家討論的百威亞太準備上市,銀行及證券行要預留資金做孖展,而且同時不少市民於中資銀行取消戶口,都對銀行資金流通量有影響。 反觀國際形勢,聯儲局主席於上月發言,已發明如果美國經濟持續,有可能會加快美國減息的步伐。事實上,到目前為止,市場預期美國7月減息的機會極大,屆時即使香港息率沒有跟隨,都不會有太大的上漲空間。 就這個背景而言,如果家中有65歲以上的長者,不妨可以認真商討一下,是否要於本周三(7月10日),去認購今期的銀色債券。始終銀色債券,對於很多極保守投資者及長者而言,都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沒有任何抵押品,純料由外匯儲備龐大的香港政府做支持,本身就是另類派錢! 更多有關Hea富資訊,請留意: http://bit.ly/32cafqf
百威亞太來港上市 N個問題應該點玩好?
近期香港的新股好消息特別多,由傳阿里巴巴有意來港作第二上市,到中煙香港(6055)上市後的大炒,周五百威亞太(1876)就宣布開始招股。百威亞太今次來港上市集資最多764.5億元,是近9年來集資額最龐大的新股,也使百威成為香港有史以來集資額第五高的上市公司。 過去幾年,大家見到來港上市,又高集資額的公司,絕大部分都有中資背景。但今次百威亞太上市卻是另一回事,作為全球最大啤酒生產商百威英博的亞太區業務,是近年少有沒有中國背景,但又選擇來港上市的大型企業。雖然政府堅持衝突影響投資氣氛,但似乎百威亞太堅持上市,就沒有突然這個憂慮了。 百威亞太今次上市,招股範圍介乎40元至47元,每手100股,入場費為4747.36元,集資額最高764.5元。如果一切順利的話,百威亞太將會於7月19日掛牌。
一條問題 四輪面試 重覆問 你會給出一個怎樣的答案?
Google現時的行政總裁是Sundar Pichai,他於2004年加入公司,當時是應徵Google產品管理副總裁。在這輪的面試中,幾乎都被問及同一個問題,而頭4次,Pichai的答案都一模一樣,結果就為他帶來了Google的工作。 ‘ 一般情況下,大家面試的時候,如果遇到陌生的題目,都會以各種方法嘗試把它解決。這個時候應徵者的應變能力就會出來,但原來很多人力資源職員,都不太喜歡這種「裝懂」,因為會給人感覺不夠「謙遜」,失卻一份做事求真的精神。 Pichai第一次面試的時候,被問及「Google剛剛於4月1日宣布了電子郵件服務。你對Gmail有什麼想法?」現時Gmail幾乎任何會用電子產品的人,都知道是什麼來的,但在2004年的時候,Gmail還是一件新產品,無幾多人認識。 當時的Pichai,也對Gmail無甚了解,甚至見都未見過。但他沒有穿鑿附會,他坦白承認「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沒有用過該產品。」想也想不到,答出這個答案的Pichai,竟然有第二輪的面試。而在第二輪面試中,他也作出同樣的回答,到第三輪又有同樣的問題,同樣的答案。 去到第四輪,Pichai再次面對這個問題時,面試官改變問法,問他有見過Gmail嗎。他說沒有,面試官便當場向他展示出來,然後進入第五輪面試的時候,再被問及對Gmail有什麼看法的時候,他開始就自己的了解作答,最終獲得這份工作。 當然,不是任何問題,都可以用我不知道去作答,我不知道的背後,還是需要有一個合理的原因。可能是產品接觸面較少,或者最近時間忙於研究其他事物等等,都是一些合理被人接受的答案。不少人都透露過Google的聘請原則,而Pichai在面試期間的表現,就符合當中的多種原則,包括領導力、學習能力。 如果面試官本身對你印象不太差,這個時候更加可能向你介紹問題中的產品,再問你意見。坦誠承認自己的缺點,在面試期間,隨時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呢。